研发关系很复杂
所谓“中间人”是指三个独立的管理机构和一个特许经营的机构,他们获得了这项总投资2600亿日元(约24.3亿美元)的项目。据悉,间谍卫星制造商是日本三菱电气公司,三家独立的管理机构分别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和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而另一个特许机构是日本能源观察系统机构。
从1998年到2003年,日本内阁办公厅设立“卫星情报委员会”负责整个间谍卫星计划,委派政府其他三个部门分别负责相关研发计划,并提供政府资金。前科学技术厅(现与文部省合并为文部科学省)主管卫星系统和发射,前通产省(现经济产业省)负责研制合成孔雷达,前邮政省(现与其他2省合并为总务省)负责研制数据传输系统。
这三个部门与三家独立管理机构签订协议,控制这三家独立机构的权限,而特许机构受通产省的控制。这4家机构由“卫星情报委员会”监督。
大投资却没效益
在预算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获得37亿日元资金,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获得了0.39亿日元,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获得了4.2亿日元,而日本能源观察系统机构获得了7.31亿日元。总计48.9亿日元。
但这数额巨大的投资没有产生丝毫效益。间谍卫星研发过程表面上是受到“中间人”指导的,但实际上,“中间人”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丝毫的作用。
报道称,有一些官员对政府管理机构和这四家中介公司的关系提出了质疑。还有一些政府官员指责间谍卫星计划很浪费,并开始着手提交缩减计划的议案。
日本火箭(卫星)发射失败记录
日本第一枚火箭是1994年发射的,是一枚H2型火箭,被称为日本第一枚纯国产火箭。但是,此后几年,失败接踵而来。
1998年2月,一枚H2型火箭升空后未进入预定轨道而失踪,被日本媒体称为“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太空垃圾”。
1999年11月,一枚H2型火箭发射升空后严重偏离轨道被引爆,其价值240亿日元(合2.29亿美元)。
2002年2月,日本发射的H2A运载火箭携带试验卫星顺利升空,但火箭携带的两颗试验卫星中有1颗发射后未能发回脱离火箭信号。
2003年3月日本成功发射两颗间谍卫星,但传输回的图像分辨率远远低于预期标准,还被天文爱好者破译了卫星形状、运行规律和运行轨道等绝密情报。
2003年11月29日,日本H2A运载火箭携带两颗间谍卫星发射出现故障,在发射后仅仅数分钟便被指令自毁。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