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图片由吉林省文物考古所提供
在考古专家眼中,重庆市云阳县的汉代县城“朐忍”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否真正存在。然而吉林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们用了长达6年的时间,实地考古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让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汉代古县渐渐露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去年,由吉林省文物考古所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震惊国内的汉代“朐忍令碑”,它的
发现使汉、晋朐忍县故址得以确认,也使这个千古传说回到人们可以想像的现实空间。目前,该发掘成果已申报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临近春节才回到长春的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三峡考古队成员今天又匆忙启程,脸色黝黑的领队王洪峰告诉记者:“在朐忍县故址的考古工地,有他们的牵挂……”
源起一方“朐忍丞印”封泥的出现
重庆市云阳旧县坪遗址是20世纪 60年代首次发现,当时仅初步认定此处有一古代遗址,然而对于他的身世无人知晓。
1994年编制三峡库区文物抢救规划时,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家曾进行过试掘,有人怀疑此处是古代文献上记载的朐忍县城,但县城有多大、是由什么人居住、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依然给考古工作者画了一个又一个问号,一切都仅是一种推测……直到一方封泥的出现。封泥是秦汉时的古玺印,保存了大量秦汉时期官制、地理方面的资料。
在距离云阳旧县坪遗址70公里左右的李家坝遗址,1994年,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方封泥,上有“朐忍丞印”四个字。“从此可见,李家坝遗址秦汉时在朐忍县城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且朐忍旧址应该就在附近。”
1998年,黑龙江考古所在云阳旧县坪开始发掘,遗撼的是,1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1999年10月,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三峡考古队的研究人员正式进入旧县坪进行遗址发掘。
发现一现大型冶铸工业区
发掘时间:1999年10月
重要发现:楔形搅拌坑、铸造各种兵器的陶范
考古价值:出土的战国戈范被定为一级“国宝”
“当时清理出一个搅拌坑,陆续出土了铸造各种兵器的陶范。”王洪峰向记者介绍,搅拌坑是一个上大下小的楔形坑,是用来提取加工制范原料的一种容器。等铸造厂不再使用这个搅拌坑时,它就成了“垃圾处理厂”,人们将废料或垃圾扔进坑里。两千多年后,这个临时的垃圾处理厂昔日的“废品”成为考古专家复原当时铸造厂情况的重要依据。
“在这个坑里,陆续出现了如刀、凿等工具和箭镞等兵器的残范,以及鹿角做成的制范工具,其中一件戈范的发现让人惊喜不已。”当时的领队傅佳欣告诉记者,这件戈范应是上下双合范,但只有一合十分完整,它的内胡很长,形制与湖北、江西出土的战国中晚期中原流行的戈相同。
它的出现可推断这个铸造厂早在战国中晚期就已经形成规模;在这里出现这种戈可以说明战国中晚期巴人的生活区已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交流或战国晚期秦灭巴,在铸此戈时,秦的势力范围已到达三峡。
2000年,该遗址继续发掘,在附近又出土了十多件汉代的鼓风管、熔炉及用于铸范的骨角器。根据出土的文物数量,证明当时这个铸造作坊有相当的规模,应是一个近2000平方米的大铸造厂。这个冶铸遗址的发现是峡江地区最早、最大的一处。
2000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认定该冶铸工业区一定与朐忍县有关。出土的战国戈范被定为一级“国宝”。
发现二形状奇特的木尺
发掘时间:2001年
重要发现:上圆、中方,下至岩石层的15米深坑、木牍、木简、奇特木尺
考古价值:这些木简所记之事可能与水运有关
2001年,考古人员在旧县坪遗址中一个六朝房址附近发现了一个深达15米的坑,上面呈圆形,中间呈方形,下部一直挖进岩石层。
“六朝人挖这样一个深坑究竟有什么用?”王洪峰说,“我怀疑它是当时作祭祀用的,但现在还未发现足够的证据。”该坑中出土了许多木牍、木简。其中5块写有文字,其中文字大部分难以辨认,仅有两个字“东阳”容易辨别。《水经注》中“东阳”是一个滩名,据记载,从朐忍到故陵中间有一个水滩。
一些考古专家怀疑这些木简所记之事与水运有关。目前正在对这些文字进行研究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书法文献学博导丛文俊先生认为,这些文字都是武帝前的早期汉隶,其内容可能与当时行政记事有关。
从这个坑中还出土了两个形状奇特的木尺。专家王洪峰告诉记者:“与通常所见的平板尺不同,这两件木尺的横截面呈五边形,刻度刻在其中一个斜面上,更奇怪的是,尺的刻度不等距,前两个相等,后来的越来越大。这与以往发掘所见到的汉代铜、木、竹尺都有所不同,其分寸刻度都长于秦、汉之度。如果不是巴人特有的尺度,那么这两件尺在当时就应有特殊的用途。”
发现三朐忍县衙“浮出地面”
发掘时间:2004年
重要发现:台基建筑、金蟾础石
考古价值:旧县坪遗址是汉晋遗址中的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从1999年至2003年,旧县坪遗址发掘的结果表明,各发掘区在汉、晋特别是六朝时期一直有人居处。旧县坪即汉、晋朐忍县城很令人信服:遍布整个遗址的残砖碎瓦以及种类数量颇多的瓦当、数以千计的“半两”、“五铢”、“大泉五十” 等货币、2004年专家们发现的、“军曲侯印”和“军假侯印”、峡内仅见的记事木牍以及“朐”刻款的陶钵都可以证明,旧县坪遗址是这一带汉晋遗址中的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最重要的是2004年发掘到的台基建筑和“朐忍令景云”碑这两个重要发现,使得这一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该台基是古代大型建筑的基础,用黄粘土和红壤土相间夯成,其上留有六朝时期一座多达4间的建筑残迹。在建筑内的础石之间砌有条石和墓砖摆砌的墙基。础石前2.5米处有一条残长11米,在房址西起第二间的西南角部,还发现一处窖藏,出有青瓷碗、罐和铁吊灯2件。台基东部房址后面出有一块蟾蜍造型的巨型础台,台基南侧也出有瑞兽和禽、蛙的肖形础石各一块。据考古人员介绍,这种制作精美的金蟾础石在当时只有官府才使用。另据“朐忍令断碑”推测,这座台基和其上建筑很可能就是朐忍的衙署所在。
发现四揭开古县神秘面纱的“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发掘时间:2004年3月
重要发现:“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考古价值:旧县坪即为汉、晋朐忍县
“朐忍令碑”的出现,让吉林省文物考古所6年来的三峡考古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2004年3月,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三峡考古队的专家聂勇在一条探沟中发现了一块打磨方整的石材一角。聂勇说:“清理后突然发现石头上有字,等把周围的土清掉后,发现侧面有浮雕图案。”考古人员一起把这块身份不明的大石头翻过来的时候,精美的隶书刻满了碑身。几天后,在距离断碑出土地点1米外,另一半断碑出现了。该碑正面文字十分完整,仅断裂处几个字稍残。据首句:“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