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奇闻.中国 www.QiWen.Cn

奇闻网(QiWen.Cn)旗下系列站点,奇闻趣事尽在奇闻中国

  • 社会奇闻
  • 不解之迷
  • 自然奥秘
  • 天下奇人
  • 彩票趣闻
  • 腐败贪官
  • 鬼故事篇
  • 恐怖长篇
  • 故事连载
  • 灵异事件
  • 史海钩沉
  • 考古发现
  • 骗术解秘
  • 谍海风云
  • 两性趣闻
  • 网络人生
  • 解梦圆梦
  • 目击实录
  • 科学之谜
  • 科技发明
  • 飞碟探索
  • 天灾人祸
  • 听评书
  • 汉字笔画
  • 首页 >> 科学探索 >> 天文航天 >> 新闻正文 【手机请访问qiwen.cn】

    算命 评书 连环画 郭德纲 恐怖悬疑 艾宝良专辑 有声文学 科幻小说 侦探故事 希区柯克 幽默笑话 单田芳

    飞行疑案1—“慧星”的离奇陨落

    发布时间:2005/6/17 16:35:18 阅读:

        1952年5·月2日,世界上第一架民用喷气客—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的“彗星”号喷机正式投入航线首航。“彗星”从伦敦起飞,两小时后抵达罗马,这种可载客36名的客机具有增压座舱,第一次在云层上面飞行,使旅客可以心旷神怡地鸟瞰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大地,其舒适性也是前所未有,故引起了巨大轰动。各界人士纷纷预订机票,甚至连皇室成员也想尝尝乘坐喷气式客机的滋味。这条航线是从伦敦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中间经停罗马、贝鲁特、喀士穆、恩德培和利文斯敦,全程10 821千米,总飞行时间(包括中间经停的时间)为23小时34分,极大地提高了客运的效率。
        “彗星”号的首创者是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飞行员和企业家德.哈维兰。他生于1882年,1909年首次设计飞机。1920年创立德·哈维兰公司。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设计制造了以“蚊”式飞机为代表的多种军用和民用飞机。
        在“彗星”号之前,民航客机清一色是安装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式飞机,飞行速度已达极限,即每小时700千米左右,而“彗星”号客机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788千米。这就可以明显地缩短飞行时间。如从伦敦到新加坡的航线,以前的螺旋桨式客机要飞36小时,而“彗星”号只需25小时。
        人类首先在军用飞机上跨进喷气时代之后,德·哈维兰敏锐地觉察到喷气技术对民用航空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他在世界上率先进行民用喷气客机的研制。
        1946年,德·哈维兰推出了两种喷气式飞机:DHl06"彗星”和DHl08"燕子”。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他遭受了丧子之痛:他的长子小德·哈维兰是公司的首席试飞员,曾驾驶“燕子”创造时速980千米的世界纪录。然而在另外一次试飞中他牺牲了。这严重地打击了年届花甲的德·哈维兰。但他并没有被击垮,很快从巨大的悲痛中走出来,继续向研制喷气客机推进。
        1948年9月,英国飞行员驾驶DHl08飞机,突破音障,俯冲速度达到1.1倍音速。
        德·哈维兰领导的“彗星”号设计组有毕索普、克拉克逊和威尔金斯等设计师,他们确定了“彗星”号的总体布局:载客36人,座椅9排,每排4座;飞机在机翼根部安装4台“幽灵”式喷气发动机,每台推力为2.2x104牛。
        1949年7月27日,“慧星”号由首席试飞员约翰·格林汉姆和另外三人组成的机组进行了首次飞行,获得成功,迅即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彗星”号被誉为“英国第一机”,英国海外航空公司、法国、加拿大航空公司纷纷订购。
        然而,“彗星”的闪光是短暂的,厄运悄悄地降临了。
        “彗星”号客机投入航线使用后便灾难不断,从第二年开始便有空难发生。几年间,最严重的是三架“彗星”号客机相继在空中解体。
        1953年5月2日,是“彗星”号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周年纪念日,一架“彗星”号从印度加尔各答起飞,计划飞往德里和新加坡,最后返回伦敦。哪知飞机起飞爬升至2000米高度时,突遇强大气流,使飞机剧烈颠簸,机组竭力使飞机向上爬升,终因飞机结构无法承受巨大应力而空中解体。飞机残骸碎片散落至加尔各答西南50千米一带,机组人员加上旅客43人丧生,这是人类进入喷气时代商用喷气客机的首起重大空难。
        然而祸不单行,1954年1月10日,一架“彗星”号客机在地中海上空飞行时突然从地面控制中心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事后得知“彗星”在空中解体。爆炸解体碎片坠落于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南16千米的大海中,机组和旅客共35人全部遇难;1954年4月8日,又一架“彗星”号客机在地中海上空解体,机组和旅客共21人无一生还。血的教训使英国有关方面下令对所有“彗星”号客机停飞检查,并对这些严重空难进行了大规模的深入调查,以便寻找“彗星”殒落之谜。
        从地面搜集和地中海打捞出的飞机残骸进行分析,最后查明,除第一次可能是遭遇季风而导致紊流发生事故外,后两次在地中海上空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机密封座舱结构发生疲劳所致。这是世界航空史上首次发生的因金属疲劳而导致飞机失事的事件。
        那么,金属疲劳是怎么回事呢?
        疲劳是指飞机结构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裂纹的形成与扩展过程,裂纹扩展的后期就会产生断裂。在飞机发展的早期,疲劳问题并不十分突出。20世纪30年代,飞机设计师开始对疲劳问题提出简单的要求,直至发生了“彗星”号飞机发生空中解体导致机毁人亡重大事件,疲劳问题才被人们重视起来。
        就“彗星”号飞机来说,机身疲劳是飞机在多次起降过程中其增压座舱壳体经反复增压与减压引起的。针对这个问题,德·哈维兰公司对“彗星”号飞机  进行了改进设计,加固了机身,把飞机的直角形舷窗  改为椭圆形舷窗,使疲劳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彗星”之谜终于解开了,但这是以血的代价解  开的。从此,将飞机结构的疲劳强度正式列入飞机设  计强度规范而加以要求。。
        “彗星”号飞机几经改进,1958年推出了最新型的“彗星4”号,该机承受了相当于飞行80年的疲劳强度试验,用6小时27分跨越了大西洋。
        “彗星”的生产又继续维持了几年,终于走不出事故的阴影,难挽颓势。其生产线于1962年关闭。
        1962年1月,年已八旬的德.哈维兰推出了他设计生涯中最后的力作——DHl21型“三叉戟”三发喷气客机,并于1964年春投入航线使用。该机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时972千米,最大航程4025千米,最大载客量180人,该机属于第二代民航喷气客机,共生产117架,中国曾引进“三叉戟”客机。
        晚年,德·哈维兰在自传中写到,失去两个儿子给了他很大的打击,是他人生的悲剧,但“彗星”殒落同样使他受到重创,因为“彗星”也是他的“孩子”。
        “彗星”虽然殒落了,但它揭开了人类民航喷气客运的新时代。继“彗星”之后,前苏联、法国和美国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喷气客机。
        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1955年6月首次试飞了图104客机,该机是在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956年9月投入航线使用,成为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主力民航客机。
        法国于1955年5月首次试飞了支线喷气客机卡拉维勒号。该机采用许多“彗星”的技术,但也有独到之处,即它将发动机放于飞机尾部,使客舱噪音大为减低。
        真正使喷气客机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波音707,它的技术优势在于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从而形成了综合技术优势。尤其是波音从“彗星”的事故中及时汲取经验教训,在设计上做出了防止产生金属疲劳的措施,使波音707大获成功。
        原先曾被人们预期的“彗星”与波音707喷气客机的市场争夺大战并未如期上演,原因是“彗星”频频失事而丧失了竞争的能力,波音707超越“彗星”而一跃成为喷气时代民航客机的主宰。可以说,“彗星”的殒落成就了波音707。

    向您的朋友分享本文章 或这里闲聊群号 433677925 奇闻中国有声读物资源

    更多


    杖履相从,笔顺动画GIF免费下载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每天学习一点点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