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奇闻.中国 www.QiWen.Cn

奇闻网(QiWen.Cn)旗下系列站点,奇闻趣事尽在奇闻中国

  • 社会奇闻
  • 不解之迷
  • 自然奥秘
  • 天下奇人
  • 彩票趣闻
  • 腐败贪官
  • 鬼故事篇
  • 恐怖长篇
  • 故事连载
  • 灵异事件
  • 史海钩沉
  • 考古发现
  • 骗术解秘
  • 谍海风云
  • 两性趣闻
  • 网络人生
  • 解梦圆梦
  • 目击实录
  • 科学之谜
  • 科技发明
  • 飞碟探索
  • 天灾人祸
  • 听评书
  • 汉字笔画
  • 首页 >> 奇闻轶事 >> 谍海风云 >> 新闻正文 【手机请访问qiwen.cn】

    算命 评书 连环画 郭德纲 恐怖悬疑 艾宝良专辑 有声文学 科幻小说 侦探故事 希区柯克 幽默笑话 单田芳

    以色列间谍让美国头疼

    发布时间:2005/9/29 4:42:00 阅读:

      “军官失踪”扑朔迷离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名失踪的“间谍”名叫杰里迈亚·马提塞,现年50岁,中校,是“美国陆军预备役情报支持中心”的负责人。由于地位重要,马提塞掌握了许多重要情报。对于不久前“神秘”失踪的马提塞,美国军方的口径是,当时,美国陆军正调查他同一名已婚妇女的关系,但怎么也找不到他的人,军方只能宣布他“在没有休假的情况下缺席”。

      由于不久前马提塞皈依了犹太教,因此,美国军方分析马提塞可能“去”了以色列,而且很可能携带了大量机密文件。

        美官员甚至暗示,和十多年前被捕的以色列间谍波拉德一样,马提塞也是吃里扒外、为以色列挖美国墙角的角色。另有消息说,对于马提塞的失踪,以色列高层都心知肚明,可能正打算用他来交换还在美国监狱服刑的“传奇间谍”波拉德。  

        美国军方的消息得到了自称是马提塞女友的里基·尼夫的印证。她在接受以色列电台采访时表示,因为热爱以色列,马提塞受到了迫害,被迫逃离美国。她声称,马提塞“戴着假发和络腮胡子,化装离开了美国”,身上还携带了机密情报。她还说,马提塞已经逃到了叙利亚。  


        但种种猜测和传闻立刻遭到了以色列方面的驳斥。以官员称,将马提塞与十多年前的波拉德相提并论“是荒谬的”。尼夫情绪“不稳定”,她的话根本不足信。所谓“交换人员”一说,更是遭到以色列国防部副部长的断然否认。

      不知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以色列方面出动了大批警察和安全人员,在全国进行拉网搜查。结果不出美国所料,马提塞就在以色列。

        不过,对于美以两国的兴师动众,马提塞本人似乎感到非常惊讶,对于尼夫的说法,他更是表示“不可理解”。马提塞说,他来以色列是度假的,度假完了以后自然会回国。“我不是间谍,我也没有给任何人任何机密的情报。”  

        随即,马提塞和得克萨斯基地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他汇报了自己的“旅程”。8月22日,马提塞“自愿”登上了返回美国的班机。一件在美以两国炒得沸沸扬扬的事,就这样戏剧性地收尾了。

      事到如今,回头看看,真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说马提塞是间谍,似乎不像,不然他不会自投罗网、主动回国;而如果说他不是,似乎也不可能,美国上上下下都在关注他,难道还会失手?也许这里面的真相,只有美国、以色列高层和马提塞自己才知道了。  



        间谍“明星”波拉德

        说完了扑朔迷离的“马提塞事件”,再来说说美以之间的另一桩间谍纠纷,主角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波拉德。  

        虽然这位仁兄“东窗事发”已久,但是至今依然是美以之间的一个疙瘩。就在上个月召开的戴维营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上,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也曾要求克林顿释放波拉德。两年前,在巴以领导人怀伊会议上,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曾试图把释放波拉德作为一个谈判条件。这些要求都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断然拒绝。

      波拉德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十多年前,他被逮捕是在1985年11月21日。当时的逮捕场面也颇有戏剧性:在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一位“粗心大意”的司机突然开车撞到了大使馆的大门,他随即要求进入使馆,但大使馆方面迟迟没作出反应。很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就赶到了,司机随即被捕。这位司机就是波拉德。

      波拉德是一名犹太人,当时他31岁,担任美国海军情报局反恐怖特工处分析家。美国方面逮捕他的理由是:窃取大量美国军事情报,为以色列服务。波拉德对此供认不讳。

      随后数小时内,他的两个“联络人”——以色列驻纽约总领事馆的科技参赞优素福·亚古尔和驻华盛顿使馆的科技参赞助理伊兰·拉维德都很快就回国了。

      美国人没想到,以色列这个他们最为照顾的国家,竟暗地里挖自己的墙角。据美国媒体披露,在18个月的间谍生涯里,波拉德共向以色列提供了数以千计的敏感性文件,相当一部分属于绝密级别。其中,有一部分是亲美的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情报,包括约旦、埃及和沙特阿拉伯。这当中包括与以色列作战的巴解组织大本营的照片,而正是靠了它,1985年10月1日,以色列空军对巴解组织基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另外,情报中还有美国在整个中东地区秘密情报员的名单。事发后,出于安全考虑,美国不得不更换了所有这些秘密情报员。

      如此严重的间谍事件,一度使美国和以色列关系陷入低潮。对此,以色列高层马上作出反应,称这是下层官员策划的,高层并不知晓,并对美国表示道歉。

      波拉德最终在美国被判终身监禁。但在以色列,这使许多人感到“问心有愧”。以色列媒体指出,当初不让波拉德进大使馆避难,实际上就是“出卖”了他。在国内压力下,1996年以色列给予波拉德以色列国籍,而在几乎所有和美国交往的场合,以色列领导人都不忘呼吁释放波拉德。但鉴于波拉德事件对美国情报工作的危害,对以色列的百般央求,美国一直予以拒绝。  

    (《文汇报》 2000-08-27)  

    向您的朋友分享本文章 或这里闲聊群号 433677925 奇闻中国有声读物资源

    更多


    杖履相从,笔顺动画GIF免费下载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每天学习一点点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