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奇闻.中国 www.QiWen.Cn

奇闻网(QiWen.Cn)旗下系列站点,奇闻趣事尽在奇闻中国

  • 社会奇闻
  • 不解之迷
  • 自然奥秘
  • 天下奇人
  • 彩票趣闻
  • 腐败贪官
  • 鬼故事篇
  • 恐怖长篇
  • 故事连载
  • 灵异事件
  • 史海钩沉
  • 考古发现
  • 骗术解秘
  • 谍海风云
  • 两性趣闻
  • 网络人生
  • 解梦圆梦
  • 目击实录
  • 科学之谜
  • 科技发明
  • 飞碟探索
  • 天灾人祸
  • 听评书
  • 汉字笔画
  • 首页 >> 千年历史 >> 史海钩沉 >> 新闻正文 【手机请访问qiwen.cn】

    算命 评书 连环画 郭德纲 恐怖悬疑 艾宝良专辑 有声文学 科幻小说 侦探故事 希区柯克 幽默笑话 单田芳

    瑞典发明家差点炸死美总统

    发布时间:2006/3/12 14:00:45 阅读:

      约翰·埃里克森是19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工程师和发明家。

      1803年7月31日,约翰·埃里克森出生于瑞典。青年时代他参加了瑞典军队,从事地形测量工作,这个工作使他的才华慢慢显露出来。不久,23岁的埃里克森离开部队移居英格兰。在那里,他开始研究各种工程设计规划工作,包括研究螺旋桨在船上的使用、大炮的改进和用热空气代替蒸汽驱动发动机等等。1837年,他在澳大利亚人罗素使用的螺杆基础上,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推进工具———螺旋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海军立即派上尉罗伯特·斯托克顿前往英国,邀请埃里克森参加美国海军,埃里克森欣然同意。

      1840年初,埃里克森和斯托克顿一起设计建造了一艘用螺旋桨推进的军舰“普林斯顿”号,并在试验中获得成功,从而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桨蒸汽舰。接着,他们又开始对舰上的滑膛火炮进行改造。

      自从来复线在枪炮中使用后,炮弹的命中率大大提高了。埃里克森看到了来复线火炮的发展前景,急于要为美国海军建造一种有来复线的舰炮,因此,他和斯托克顿展开了攻关。

      经过一番努力,就在“普林斯顿”号军舰下水时,带有来复线的舰炮也研制成功了,被称为“调解人”炮。该炮被安装在“普林斯顿”号舰首。然而,来复线的使用带来了新问题———炮膛内部压力增大。如果不对炮膛进行加固,或改进火炮的铸造工艺,很容易出现炸膛现象,但埃里克森却忽视了这一点。1844年,为了证实带有来复线火炮的命中精度,埃里克森和斯托克顿决定在“普林斯顿”号上进行一次大胆的发射试验。

      2月28日这一天,充满自信的埃里克森邀请了包括美国总统约翰·泰勒及其夫人在内的军政要员,随舰观看发射试验。“普林斯顿”号缓缓地航行在波托马克河上,阳光洒满了甲板,那门等待试验的大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黑色的亮光。

      斯托克顿站在大炮后面,亲自操作大炮发射。当他点燃火药引信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炮膛突然发生爆炸,一股灼热的气浪把周围的人掀翻在地,炮膛炸裂的残片四处飞溅,周围一片惨烈的景象。美国国务卿阿贝尔·厄普舍、海军部长托马斯·吉尔摩、马里兰州的众议院议员维吉尔·马克斯等7人被当场炸死;斯托克顿、密苏里州参议员托马斯·哈特·本顿等20余人受伤。

      泰勒总统及夫人当时正在船舱参加贵宾宴会,没有观看第一炮的发射而幸免于难。大炮爆炸的原因在于炮弹在来复线上卡得太紧,炮壁无法承受炮膛内的瞬间压力。

      这次事故尽管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为海军舰炮的研制敲响了警钟。随后,人们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开始在火炮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上下功夫,终于在1851年,由美国海军司令约翰·A·达尔格伦研制出了改进型的铸铁炮“达尔格伦”炮,将美国海军舰上武备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环球时报>>  2005年12月28日 第二十三版 

    向您的朋友分享本文章 或这里闲聊群号 433677925 奇闻中国有声读物资源

    更多


    杖履相从,笔顺动画GIF免费下载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每天学习一点点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