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案与汉代青铜器上图案类似,专家推测水下古建筑群可能是祭祀场所
前日,有关人员在观看潜水员在湖底探秘的场景。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云南澄江6月17日电云南抚仙湖水下探秘17日下午有重大发现,潜水员在不同的石块上发现类似“0”“1”的符号,以及7个排列规则的石孔和1张“人面图案”,专家以此推断可能是祭祀场所里涉及到的内容。
抚仙湖水下古建筑群共有五级台阶,潜水员17日到了第一、第二级台阶的时候,发现了几块石头上有符号和图案。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庆柱和云南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昆声指出,第一次抚仙湖水下考古所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能确定的是该水下古建筑群属于人工建筑,至于面积多少不太清楚。同时,当时只探测到了该建筑群的几组建筑,知道这里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块、高台及五级台阶,石块和台阶上经常有符号和图案。但是17日的发现确实很有价值。
首先是形状类似“0”和“1”的符号。刘庆柱认为,这两个简单的人工刻画表达了建筑者的某种意识。但现在无法判断该图形到底是左右关系,还是上下关系。如果是上下关系,就有可能象征着太阳。
其次是7个排列规则的石孔。在一厚重石块上,5个孔呈弧形排列,附近一石块上还有2个孔。潜水员用手指触摸,发现它们内壁光滑,每个内径约3厘米-4厘米,深2厘米-3厘米,孔的间距差不多。
李昆声认为,圆孔整齐而有规则,如果两个石块为一个整体,就可以从祭祀方面推测,也许代表了某种星象,如北斗七星。
第三是形状类似人面的图案。李昆声认为,这张“人脸”的“眼睛”“鼻子”“嘴巴”较为清晰,“眼睛”是细长的,大概50厘米-60厘米:“鼻子”微微凹入,“嘴巴”长扁,“牙齿”似乎呈锯齿状。专家认为,该图案与澄江附近江川县李家山出土的汉代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图案类似,有点像祭祀时所戴的面具。另外,无论从艺术和思维的规律来看,越早年代刻画的图案越写实,越晚的越抽象,这有可能说明水下建筑年代更为久远。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