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1世纪中国发生的十大地震
发布时间:2008/6/2 11:58:56 阅读:
1975年 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北纬40度39分,东经122度48分)发生震级为7.3级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9度强,死亡1328人,重伤4292人。经济损失8.1亿元。
极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由于我国地震部门对这次地震作出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灾害大大减轻,除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外,地震时大多数人都撤离了房屋,人员伤亡极大地减少。伤亡人员总数为29579人,占总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占总人口的0.02%。伤亡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儿童和不听指挥的人。
地震造成城镇房倒塌及破坏约50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损坏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毁坏1740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设施破坏2937个,各种设备、物资也遭到严重损失,总计约8.1亿元。地面喷沙孔大的直径达2.5米。有一地震断裂带,长约5.5公里,裂缝带宽处达40米。营口市破坏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1%。
震后,及时展开救灾工作。解放军出动了3.5万余人,1173部汽车,12架飞机参加救灾。派进灾区的医疗队达到101个,人员3480人。震后两天供水修复;2月7日灾区全部恢复供电。灾民群众在“三防”简易房欢度了春节。交通和工农业生产一个月后基本上得到恢复。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推测,如无预报,人员伤亡将达15万人左右,经济损失将超过50亿元。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使更为巨大和惨重的损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1976年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震中纬度39.4度,东经118.0度)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1公里,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极震区以唐山为中心向四面延伸,约47平方公里。唐山市老区多为老式单层民房,震后变成一片瓦砾;新市区大多是砖混结构多层建筑,几乎倒塌殆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物亦未能幸免,铁路轨道发生蛇形扭曲或由于路基下沉而呈波浪式起伏,地表产生宽大裂缝,桥梁普遍塌毁,地震构造裂缝延伸达 8公里,裂缝带附近的地面运动非常惊人,其两侧200多米的范围内连人都被抛向空中。
地震的影响区域极大,强震波及我国东部的广大地区,北起黑龙江的满洲里,南至河南的漂河,东临渤海湾,西抵宁夏的石嘴山,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的几亿人受到波及。遭受地震破坏的区域约2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破坏区3万多平方公里。区内民房大量倒塌,农田淤满泥沙,水渠、水井堵塞,公路、铁路、桥梁损毁。据京津唐地区累计,地震中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1988年 澜沧、耿马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中国云南省澜沧(北纬22.9度,东经100.1度)、耿马(北纬23度23分,东经99度36分)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伤4105人,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11亿元。
地震造成地裂缝、山体滑坡、滑塌。地裂缝宽度达4~5米,最长的达几公里。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多处可见。公路路面产生鼓包、张裂或路基失效。长达10公里的国防公路路面被滚石掩埋,并覆盖了路过的汽车和行人。
此新闻共有3页 1 2 3
向您的朋友分享本文章 或这里闲聊群号 433677925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