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程洋岗村村民在新分宅基地挖地基准备基建时,发现了三处古墓,其中一处是夫妻合葬墓较为特别,经当地文博专家现场证实是明墓,并从中发现到潮汕古代俚僚人与汉人不断融合汉化的见证物牛角女头饰。
据前往现场研究分析的澄海文博研究会会长蔡英豪说,而角骨器是俚僚人惯用的头饰物,就像男子汉腰扎俚裙仔、潮汕水布一样,都是潮汕俚僚人民族服饰的遗存。古代潮汕土著人就是俚僚人,分为山俚和浪俚。山俚占住兴宁一带山区,浪俚则住集在潮汕沿海一带。自秦代以来,汉人逐渐南迁潮汕,潮汕俚僚人也不断与汉人融合,并逐渐汉化。
蔡英豪先生说,此次在村民发掘的明墓中发现的牛角女头饰,证明程洋岗古代就住过俚僚人,牛角女头饰成为民族融合的见证物,从中也透出俚僚人与汉人通婚、不断被汉化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目前,两件男女头饰物已被澄海博物馆收藏。(记者 林明声 林鸿 通讯员 陈耀贤 郑锡伟)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