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于1月22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宣布:2007年12月1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不仅是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更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经过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是我国古人类考古的一次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2005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至今,共发掘遗址面积26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共计3万余件。
2007年12月17日,在9号探方深5米处发现1块较完整的古人类顶骨和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16块,复原后将可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河南省文物局立即将这一重要发现报告国家文物局,并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专家帮助清理。考古人员现场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运至北京进行室内清理和光释光测年实验。
日前,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等十余位权威专家经过科学严谨的研讨,认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从与其同层伴存的灭绝动物群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许昌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的时代为距今8万~10万年,这是古人类学研究的敏感时段。
“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是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
在昨天进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祥等领导对此次发现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做好下一步的考古发掘、综合研究工作。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介绍说,鉴于河南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河南省文物部门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进一步加大考古工作力度,加强区域古地质、古环境、古地貌和埋藏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提升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的研究和保护水平。(张体义)
相关新闻
精选视频推荐
图片推荐
最新奇闻
热点奇闻
推荐奇闻
www.QiWen.Cn 鄂ICP备05001305号